账号:
密码:
  其实随着长大,童年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了。
  很多时候,宋知言忙着学习,忙着生活上各种各样的琐事,很少会想起童年。
  但很偶尔的时候,就像现在一样。
  他会想起当年那个狭窄逼仄,足足睡着十多个孩子的房间。
  他会想起院长妈妈用戒尺抽在他们的手掌心,逼迫他们学习的严肃表情,只因为学习好的孩子才更有机会被领养。
  那时候宋知言还小,不懂太多的道理。
  他的想法很单纯,就是想要被领养,所以他拼了命的学习。
  可是,孤儿院的学习环境实在是太差了。
  光是顾着活下来就已经很辛苦了,又哪里有条件去买靠谱的学习资料,更别提去上辅导班了。
  小学的时候在村里的小学上课。
  老师不大管,院长妈妈也不懂,为了学习宋知言吃了很多苦头。
  直到上了初中,宋知言年纪也大了一些,他才意识到自己和普通的孩子学习条件差距有多大。
  而他也算是幸运,来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学校,有着相对靠谱的老师。
  但孤儿院的其他人却没那么好运了。
  有些人甚至因为跟不上进度,决定辍学。
  于是那一年,宋知言开始记笔记。
  那时候没有录音笔,他就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,把老师课堂上的重点全都记下来。
  后来,他又开始练字,想要把笔记记得更清晰,这样他回去以后,小伙伴们就能完全看得懂笔记。
  记笔记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后来宋知言考研。
  那时,他的同期伙伴其实大多已经不上学了,但宋知言还是坚持会每年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寄回去。
  因为他知道。
  对那里的孩子来说,这些学习资料,意味着希望,更意味着未来。
  哪怕无数个孩子中,只有一个他的笔记派上用场了,宋知言也会感到非常的高兴。
  因为他想。
  如果当年他也有这样一份笔记的话,一定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弯路。
  因为自己淋过雨,所以想为其他人撑伞。
  宋知言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。
  他当然也不是不争强好胜,不想要保证自己在这个节目里的第一名。
  但是,比起第一名,果然还是把笔记分享给更需要的人会更让宋知言觉得舒服。
  人活着不就为一个舒服吗?
  而且宋知言其实不同意江烨所谓的“竞争对手拿了他的笔记就能超过他”的所谓威胁论。
  当年那么多人都拿他笔记复印了。
  有谁考过他了吗?
  并没有吧。
  既然当年如此,此刻的情形应该也就大差不差。
  其他明星固然可以通过他的笔记减少学习困难,可是,这一切的前提是,他们必须将笔记上的内容老老实实背下来。
  说起来简单。
  可据宋知言对不少参加节目明星的了解,恐怕能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。
  且就算是退一万步说。
  真的所有人都背过了,也通过了考试。
  那也是件好事。
  宋知言倒还没小心眼儿到不希望别人上进学习的地步。
  是以,这种种原因促使下,宋知言做出了公开笔记的决定。
  且他想明白了这点以后,在接下来的课堂上,会更加注意到把笔记写得清晰易懂一些。
  语文课。
  数学课。
  接下来的两堂课里,均是如此,宋知言手中的圆珠笔一刻也不停。哪怕已经写到手指酸痛,宋知言也像是感觉不到一样。
  他仿佛变成了一个记笔记的机器。
 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。
  ……
  而此时的节目组后台却又是另一幅光景。
  原本氛围还算轻松的工作环境,已经有足足半个多小时陷入紧张之中。
  导播们正襟危坐,程序员罕见腰杆挺得直直地,手指在键盘上下跃动。
  就连节目组的制片人,导演,平日里指点江山高高在上的两人,表情也相当严肃正经。
  而这一切的异常表现都是源于半小时前不打一声招呼,忽然就进入节目组后台的访客们。
  来人不包括保镖在内一共三人。
  阵仗看上去并不算大。
  但宋清和一看到领头人的长相,当时就吓破了胆子。
  “傅,傅部长,您怎么来了!”
  还有刘老,严导。
  好家伙,文体界的三大巨头竟然一起出现。
  宋清和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也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阵仗。
  被唤做傅部长的中年男人却笑了笑,面容和蔼可亲:“别紧张,我只是顺路来看看你们工作进展的情况,怎么样,还顺利吗?”
  宋清和顿时一阵头皮发麻,连忙道:“托您的福气,一切都非常顺利。”
  结果,傅部长却当下收敛起笑容,语调压低:“托我的福气?话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。”
  宋清和:“……”
  糟了,他这张臭嘴!
  幸好这时,部长身边的鹤发老人,也是宋清和相当熟悉的广电局长刘恒益出来打了圆场。
  “傅部长息怒,宋制片平日里饭局参加得多,有些话难免顺口就说了出来。”
  “多谢刘老替我解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