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综上所述
大会议室。
空调呜呜的吹着,力气大的将墙角的吊兰都吹的晃动起来。
吊兰看起来不慌不忙的样子,它舒展着身姿,婀娜多姿的样子,像是赵飞燕在天上人间找到了工作,又像潘金莲在直播间觅到了人生第二桶金……风向稍变,吊兰的枝叶受风少了,姿势也变的坚硬和刚强起来,恰似潘安招摇过市,又像是王羲之醉酒喊麦。
柳景辉从余温书手里拿过报告书,却见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。
柳景辉直接翻到最后,就见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一段话:综上所述,有理由怀疑长阳市西25公里处的杏子谷铜矿为藏尸地点。
那一瞬间,柳景辉仿佛突然变成了武林高手一样,太阳穴一鼓一鼓的胀的疼。
杏子谷矿洞就在柳景辉划定的核查范围内,柳景辉对其印象颇为深刻。
事实上,今天的会议里,柳景辉就计划安排人去杏子谷铜矿了。他有自信,只要再一轮核查,自己就能将核查范围,从25个,缩小到10个以内,然后,最多到第三轮核查,就能将范围缩小到三个,最多五个以内。到那个时候,再上警犬或者别的技术手段,将有很大机会,找到谭勇的埋尸地点。
这是一次智力风暴式的推进,是以缜密的思维,破获案件的经典示范。
然而……
柳景辉盯着手里厚厚的报告书。
那些冷冰冰的数字,那些硬生生的图表,就好像作弊用的小抄一样,令人心生烦闷。
什么时候,优雅的侦探消失了,待之而起的全是这些傻乎乎的憨货!
“说说你这个‘综上所述’吧。”柳景辉甩了甩报告书,不得不仰头看了江远一眼。
江远没在意柳景辉的态度,他忙了这么些天,也是才拿到报告,振奋的道:“我是对嫌疑人谭勇的车辆,做了一次彻底的检查,得到如下结论……”
“嫌疑人的车,是那辆帕杰罗吧,不是检查过了吗?二次检查,容易受到第一次检查的污染吧。”柳景辉打断江远的话。
“我主要是采集了微量证物,基本都是不会或不易被污染的位置。”江远道。
柳景辉笑了:“什么部位这么贞洁?”
会议室里坐了近百人,此时都伸长脖子听着,有人自然跟着发出了笑声。
江远没笑,镇定的俯视柳景辉的大背头中心点,道:“第一份证据就是从嫌疑人车辆的左前叶子板的第三层漆面处取到的。猜测应该是车辆碾压到了路边的碎石,碎石击打在了叶子板上,就有微量的石粉嵌入了该处的漆面。嫌疑人后续处理的时候,是刷了新漆在上面,反而将该物证保护了起来。”
柳景辉听的愣了愣,问:“第三层漆面?”
“对,我发现嫌疑人谭勇的这辆帕杰罗,局部补漆的位置非常多,因此,决定将有补漆的漆面,分层取下来。包括表层漆,中间层,底层漆,腻子……有的车会补好几层漆,它补几层,咱们就取几层。然后,用显微镜,一层漆一层漆的找微量物证。”
柳景辉听的就头大,心里首先浮现出的念头是:这也太不优雅了。
这时,旁边一名懂点现场勘查的领导问:“非得用显微镜?那工作量也太大了,用胶带粘一遍行不行?”
“普通胶带不行,因为找的是微量证物,很多都是以毫克为单位的,所以,胶带的胶会造成污染,到最后,找到的证物很可能也用不上了。”
“这……”旁边的领导听的都是一阵头皮发麻。
江远见没有别的问题了,“第三页是这份证物的详细的说明。其含量,符合杏子谷铜矿的矿石成分记录,微量物证是在省厅的微量物证实验室里做的,新买的荧光分析仪,对检测的样品量的需求很低……”
江远也是获得了系统的技能后,第一次做微量物证的采集,所以,一切流程都做的相当细致。
柳景辉听着江远说的那些名词,不耐烦之间,又不得不承认,他给出的答案,是极具诱惑性的。
思考了几秒钟,柳景辉伸手比划着,道:“所以,你的猜想,是谭勇开车经过杏子谷铜矿的时候,车轮碾到了路边的碎石,飞溅起来的碎石,实际上是矿石,打在了他的车的前叶子板处,并恰巧嵌入了漆面里,而且,谭勇修车的时候,恰巧没有做细致处理,直接涂了一层漆了事?”
江远沉默了一会会。
百多人的会议室,一时间显的异常的安静。
这时候,江远却是整理好了语言,道:“谭勇的车旧了,而且他经常跑工地,所以,他修车都是找很熟悉的修车厂,很多地方都处理的很粗糙。”
接着,江远回答第二个问题,道:“杏子谷铜矿的路边,到处都是碎石,都是以前拉矿石的车留下的。比较大块的应该都处理干净了,留下的细碎的矿石还是非常多,去现场就可以看到。”
然后,是第三个问题,江远缓声道:“杏子谷铜矿是终点,并不通往其他地方。所以,谭勇去杏子谷铜矿,应该就是目的地。”
相比于厚厚的报告书,江远的简单推理,反而让柳景辉稍舒服一点,但也仅仅是一点。
柳景辉“恩”了一声,问:“那你为什么认为,杏子谷就是埋尸的地点?”
“证物3的矿石微粒,是从右后门处的取到的,来源与证物1类似。证物4的植物纤维,与杏子谷的植物相符合。也都可以作为间接证据,说明谭勇多次前往杏子谷。另外,这几件证物,出现时间都在三年以前。车上发现的其他微粒,或者来自于长阳市以外,或者是谭勇工作的工地,作为埋尸点的可能性较小。”江远放慢语速说话。
他说到一半的时候,柳景辉其实就认可了。
埋尸地点一定是多次来往的地方,这是他早就确定的要点。再加上杏子谷铜矿原本就在他的判断范围内,很难说,他刚才的问话中,有多少是想刁难刁难江远。
不过,终究是破案重要,柳景辉不得不低头阅读江远的报告,以至于花费了颇长的时间。
直到会议室里发出嗡嗡的小声说话声,柳景辉才抬起头来,道:“行了,今天的会议目标,就修改一下,主攻杏子谷铜矿。高处,您安排一下?”
同来的三级高级警长高强,这些天都是不显山不漏水的。不过,被柳景辉请到了,他也没什么磕绊,咳咳两声,就直接起身道:“那咱们先分几个组……”
第57章 功勋
中午。
明日高悬,照的正紧。
山巅的石头被日头照的滚烫,热的好似少男的裆。
满地的砂砾和碎裂的矿石,在风的作用下颤动着,又粗又糙,连狗都嫌弃。
“大壮,坐下。”李莉的声音又轻又脆,像是一缕微风,荡在众人的心中。
长阳市的刑警们又累又热的躲着光线,听到李莉的声音,像是心被沁在了空调房中,一下子舒服了起来。
“这是哪个单位的?”
“这声音……这么软的女孩子当警察,得把嫌疑人给甜死了。”
“其实想想,当狗也挺不错的。”
休息时间,一群人坐着就是瞎聊天。
领导们也是搬几块石头,席地而坐,对身边警员的议论充耳不闻。指挥车就在跟前,里面还有空调,但也没有谁说去里面休息的。
今天是多方行动,有省厅的人,有长阳市局的人,有宁台县刑警大队的人,还有森林公安和本地派出所的人,另外,还有柳景辉等人请来的几名记者,以及多个单位的警犬中队。
在这种环境下,再怕苦怕累的人,都不愿在众人面前露怯的。
再不济,总不能让狗看了笑话吧。
“再休息一刻钟,咱们开始进矿洞。警犬可以多休息一刻钟。”长阳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余温书是今天的现场指挥。
案子太大了,且不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,就是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力,都让大家不得不多加重视。
这种时候,白忙活一趟都不怕,怕就怕白忙活一辈子。
柳景辉抹一把汗,应了一声。
从进到山里面以后,他就显的有些沉默寡言了。
废弃的矿山,比报告书里看到的要复杂的多,哪怕聚集了近三百人,以至于进山的道路都变堵了,但进到山里面一撒开,依旧好似周末跟着老婆去逛街,满眼迷茫,不知所向,不知所为,不知所止……
旁边不远处,仅有的路边树荫下,大壮也是一样的模样。
它的面前,是自己熟悉的饭盆,里面是自己熟悉的去骨鸡腿、新鲜鸡排、大块牛肉和丰富的蔬菜。都不用低头,大壮就能闻到自己熟悉的味道,没说的,绝对是自家训犬员李莉同志用大长腿做的饭,外观好看,味道极白。
若是平时,大壮做一点心理建设,也就安心吃饭了。
但今天不一样。
今天,蹲在大壮旁边的,是来自隆利县的功勋犬黑子。
黑子的饭盆里,有去骨鸡腿,有大块牛肉,还有超大块的牛肉,还有鸡蛋,还有嫩蛋黄,还有切成小块的水果和更丰富的蔬菜,还有酸奶……那些食物的光泽度和模样,看着就让狗流口水。
不仅如此,黑子还另有一个饭盆,里面装着肉粥和不知名的内容物。
你什么时候见过狗有两个狗盆的?
流浪狗没有,宠物狗没有,警犬也没有,军犬也不会有!
一只狗一个盆,自己叼着自己的盆,排好队听命令,一天只吃一顿饭,这是警犬的标配,是大壮从警以来,学到的最基础最基础的知识,是一切知识大厦的基石。
今天,基石破碎了。
隔壁县的隔壁狗,真的有两个狗盆!
不止大壮,在另一侧,来自长阳市警犬大队的警犬虎子和豹子,也都瞪着铜铃那么大的眼睛,瞅着正中间的黑子。
黑子优哉游哉的晃动着尾巴,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,狗头微抬,好似根本没有注意到四周的目光似的。
而在两侧,无论是大壮,还是虎子、豹子,都是尾巴僵直,狗头不信的模样。
李莉瞅着自家警犬的表情,不得不半蹲下来,低声劝说:“那个,大壮,咱们不跟人家比,它老了,要养生了。咱们在执行任务,吃太多,容易发困,不利于发挥。”
隔壁的训犬员也只能蹲下来劝:“做警犬的,不比吃不比穿,比的是战斗力。人家是得过二等功的,所以日常的伙食费高一点,这个也正常不是?咱们这次也得个二等功,以后每天也吃90块的,好不好?好不好?”
警犬们都没吭声。
半个小时后。
训导员们一声令下,警犬们循着指定的方向,搜索了起来。
江远伸着脖子看着。他没有被派出去,留在了“领导团”跟前,以备咨询。
长阳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余温书连续下令,等一切进入正轨以后,才喝了口自带的热茶,再看向江远,笑道:“小江紧张不?这次可是照着你的剧本来了。”
江远回过神来,连忙道:“哪里,我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。”
“说到这个词,微量证物的概念,我二十年前就听说了,真到破案的时候,能起关键作用的,可真的是屈指可数了。”余温书啧啧有声,道:“蛛丝马迹,以后都是破案线索了。”
“我只懂微量证物的提取,犯罪现场的勘查,检测什么的,都是不会的。这方面,全靠省厅的微量证物实验室。”江远不得不谦虚着。
余温书却是点了点江远,道:“你正好说到点子上了。我们支队的微量证物实验室,给我报告的时候,就都是报告多少多少的检测能力了,多丰富的检测手段了,偏偏这个现场勘查,他们不去说,现场的微量物证的提取能力,他们自己不提,我们的刑警们也不懂,两边汇合不到一块,怎么破案?”
“技术员不懂现场,现场不懂技术。”来自省厅的三级高级警长高强赞同的点头:“就跟取指纹的一样,这边的指纹要取好,痕检才有发挥技术的空间。对了,江远做痕检做的也很好,326案就是江远牵出来的。”
“江远的本职还是法医。说起来,我刚入警队的时候,技术员都像是小江这样子的,能文能武,能做指纹足迹,也能解剖,还能做毒物,遇到枪案了,还能做弹道……”余温书说话间,看着江远,越看越是欣赏。
现如今,能跑能打的刑警不稀罕了,警校毕业的学生,身体素质都很不错,而刑警做的久了,身体都好不了。普通技术员也不稀罕了,遍地的大学生,只要听说有编制,啥岗位放出来都有人抢,相关专业的稍加培训,日常业务都能胜任。
但是,真正能用技术破案的,而不是马后炮的技术员,却是非常之稀罕的。
长阳市刑警支队里,高手自然是不少的,但谁能拒绝更多的高手呢。做将军的,麾下的人马越多,才越开心。
没等余温书开口,他腰间的对讲机滋啦滋啦的响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