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全书 > 都市言情 > 落魄的鱼目(强制 NP) > 第十四章“哥哥。” po 1 8bv.co m
  榆暮当然记得。
  *
  头回见邵纪洲,是2000年的年叁十。
  她刚被接到北京,寄住进邵家不久,所有人去了东二环四合院老宅,给邵家老太太拜年。
  来来往往的全是亲戚。
  院内男男女女,包得圆滚滚的小孩,一屋子棉袄貂皮,声儿震天响。
  榆暮穿了件桃红色羊绒斗篷,是邵母让家里的裁缝师傅订做的,说小姑娘年纪小,穿得喜庆些好。
  十岁的榆暮,脸蛋圆润,嗓子甜,爱抢话,邵母哄她,说暮暮喊声大,就多得红包。
  她当然乐意出风头。
  小女孩一进门就张扬得不行,踩着哒哒响的小靴子四处给人拜年:
  “伯伯新年好!”
  “阿姨我给您拜年啦!”
  “伯母……”
  那时候,家里的事儿榆暮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,整天乐呵乐呵的。
  说完祝福,榆暮就笑眯眯看着对方给她递红包。
  一圈下来,兜里,手里全塞满了。
  转过一圈,满载而归的小姑娘才又被邵母拉回来,说要介绍给家里刚从英国回来的“哥哥”。
  人声鼎沸时,邵纪洲从正厅出来。
  那一年他十四五岁,已经比同龄孩子高出半个头。
  一身黑色呢子大衣,围着条羊绒围巾。
  出了门,笑着跟每位长辈打招呼,举止有礼。
  “二叔新年好。”请记住网址不迷路po1 8 e s.co m
  “舅舅,身体还好吧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邵纪洲脸上始终挂着温润的笑,眼神柔和,像是天生懂得怎样让人舒心。
  大人们看他都满意,连声夸着“老大越来越懂事”之类的话。
  ……
  “妈。”
  邵纪洲走过来了。
  “来——”邵母笑呵呵的拉过手中的小女孩到他面前给介绍,“这就是暮暮,你弟弟喜欢得很,说他以前不爱搭理家里人吧,现在整天跟着人转。”
  “暮暮,叫哥哥。”
  榆暮那时嘴甜,压根儿不怯生。
  她抬头看了那少年一眼,笑着叫:“哥哥好。”
  邵纪洲俯身,摸了摸她的头上扎着的小丸子头。
  “你就是榆暮?”邵纪洲眉眼柔柔的。
  “大家嘴里说的那吵吵闹闹的小姑娘,原来说得是你啊。”
  榆暮仰着头,一脸无辜:“我哪里吵啦。”
  “是比我小时候要闹多了。”他说。
  像只生机勃勃的冰糖雪球。
  “你小时候多闹?”榆暮接话。
  邵纪洲笑,往后退了半步,“记不清了。”
  榆暮一听,不高兴了:“那你怎么就知道我比闹呢?哥哥你可别乱说话。”
  邵纪洲原本只打算礼貌打个招呼就走,不打算久留,可这小姑娘话头多得很,连连反问,让他觉得有趣。
  于是邵纪洲蹲下来,指了指榆暮斗篷上的讨喜小人偶:“这谁给你缝的?”
  “阿姨。”
  “我妈缝的?”
  “嗯,我想要。”
  小姑娘的神情还有点小骄傲。
  “挺费时间的,我妈都没给我缝过。”
  “你别弄坏了。”榆暮用手拨开他手指,“你这样阿姨得说你。”
  “我妈还为了你敢说我?”邵纪洲有意调侃。
  “敢。”小姑娘笃定。
  邵纪洲被逗笑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晚上,榆暮困得睁不开眼了。
  正厅摆电视里春晚正放着歌舞节目,镜头一切,台下鼓掌的人跟着节奏一起笑。
  屋里灯火通明,大人们拿着热茶坐成一排,老太太靠在太师椅上,身边围着一圈小辈。
  榆暮窝在角落的沙发上,小靴子早就踢掉了,酒红色羊绒斗篷褪在一边,头发被揉乱了一半。
  她打着哈欠,但又倔强地不肯睡。
  守岁嘛,她是听过的,要是撑不到十二点会没福气。
  完全忽略了自己才十岁,又是一整天跑东跑西,吃了糖,喝了汽水,现在眼皮像压了砖头一样重。
  ……
  邵纪洲靠在檀木躺椅上,身上那件大衣脱了,袖口松着,一只手支着额角,低头慢慢拨着本书。
  闲闲翻着。
  他刚从伦敦飞回来,时差还没倒过来,精神其实不大好,但邵母让他总得陪着外婆守岁一回。
  榆暮半睁着眼看电视机屏幕,困得什么都看不进去。
  眼角余光里扫到邵纪洲,少年眉眼干净,姿态懒得很,但坐着的那副样子,就是让人觉得稳当。
  这个时候,她不敢去吵他。
  邵家老大,从她来北京那天起就听说过了,说这人自小时候就是人精,谁也治不了。可她总觉得他不像别人说的那样不近人情,至少……下午她磕头拜年,他还揉了揉她脑袋。
  她记得那手,干干净净,带点凉意。
  ……
  十一点多的时候,榆暮真的困极了。
  她缩在沙发靠角,嘴里含着半颗没吃完的糖,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瞌睡。
  突然,有人在她身边半蹲下来,戳她的脸。
  她猛地抬头,眼前是一双漆黑干净的眼睛。
  “困了?”邵纪洲嗓音温柔。
  榆暮本能地摇头,嘴还倔着:“没……我能撑。”
  邵纪洲低笑一声,像听见什么有趣的话。
  “行啊,挺有骨气的。”他说,“那就别睡了。”
  她眨眨眼,强撑着不闭眼。
  下一秒,榆暮身体一轻。
  她被他抱了起来。
  “妈,这小姑娘真是太困了,那我就带走了,你放心吧——”
  屋里人都在看电视,没太多人注意他们。
  邵纪洲抱着榆暮出了门。
  小姑娘愣着,一动不动,耳边是他胸腔微闷的声。
  “……哥哥,你抱我去哪?”
  榆暮磕磕绊绊的说她还要守岁呢。
  “让你守。”邵纪洲温吞地说。
  “换个地儿守。”
  哦,原来她只是个由头。
  ……
  被放下时,是邵纪洲怀里。
  他坐在后屋的一张太师椅上,屋内热烘烘的,仍把斗篷拢回来盖在榆暮腿上,自己把手臂圈在她身后,让她靠着自己。
  “电视太吵,不好睡着。”
  邵纪洲说:“这儿清静点。”
  榆暮不敢动。
  不知是不是糖吃得太多,还是心跳太快,她整个人烧似的烫,耳根都红透了。
  还是没敢说话。
  榆暮以为这一下,自己就睡不着了,能忍到12点过。
  然而,窝在邵纪洲怀里的温度很舒适。
  榆暮不一会儿就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忘记了。
  昏昏欲睡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外头传来模糊的电视倒计时的声音。
  “……五——四——叁——二——一!”
  “新年好!!!”
  ……
  鞭炮声炸开,玻璃窗在震颤。
  榆暮没听见。
  她早已睡着了,靠在邵纪洲肩头,呼吸极轻,极轻。
  *
  2003年冬,邵家有位亲戚长辈七十大寿,宴请亲友。
  那次场面挺大的,包在钓鱼台。
  榆暮稍稍长开了些,穿了件灰蓝色的小西装裙,头发盘起,一眼看过去规矩得像个听话孩子。
  家里那时出了事,邵母仍带着她出席,面上没人多说什么。
  榆暮落坐在次席。
  一桌陌生人,没人认识她,榆暮也怕被人给认出来,就垂着眼不发一言。
  就在她低头喝汤的时候,有道轻闷嗓音在她耳边说:“你坐我旁边吧。”
  她一抬头,是邵纪洲。
  少年站在主桌旁,穿西装,眼神懒懒的,朝榆暮招手,“很久没回来了,有什么好吃的,你帮我看看?”
  榆暮坐过去了。
  那一顿饭,邵纪洲都笑眯眯的,饭后还帮她挡了不少问东问西的别家长辈。
  这次邵纪洲回来,从邵母那得知,会待久点。
  自那天之后,榆暮心里是有些雀跃的。
  邵纪洲,似乎比天天冷着个脸不搭理人的某人好多了。
  然而,榆暮从那次寿宴后,甚少见他。
  即便见着了,对方也像变了个人。
  邵纪洲还是客气温柔的跟她打招呼,但不会再招手叫她过去,常常就是打个招呼就没了下文。
  甚至有一回她听说邵纪洲晚上回来吃饭,专门在客厅等他,邵纪洲从外边回来,与她视线相对,只是朝她笑了笑就走了。
  判若两人。
  榆暮一度以为自己哪里惹他不高兴了,问过程执。
  不过问得是邵纪洲这个人性格如何。
  榆暮记得,当时替她写作业的程执掀起眼皮看她,嗤笑一声,评价:“别看他整天对谁都笑呵呵的,蔫坏,心里指不定想什么呢。”
  “暮暮,你离他远点儿。”
  榆暮没吭声。
  ……
  春节后,邵家安排了车送人去机场。
  榆暮听说邵纪洲要回英国,不想错过,逮住机会在门口挤着笑着说:“哥哥,阿姨让我送送你,我跟你一车吧?”
  邵纪洲看了她一眼,没有拒绝,点点头:“上来吧。”
  车里只有他们两人,榆暮故意靠得近点,问他在国外是不是无聊,有没有人管他。
  还说:“你都不怎么理我,别人还以为我们不熟呢。”
  邵纪洲转头看榆暮,眼神还是那种熟悉的柔和。
  “我上次回来的时候,你还小啊。”
  邵纪洲仍然笑着,“现在长大了,挺好。”
  榆暮一口气哽在喉咙。
  他接着说:“要是以后你来英国,我带你去玩。”
  语气亲昵得好得像亲哥哥。
  榆暮确信了程执的话。
  邵纪洲身上的疏离气很重。
  对谁都一样。
  *
  2005年,又是一年新年,元宵节夜。
  邵家老宅灯火通明,门口挂着大红灯笼。
  本该是喜庆的日子,结果刚进门,榆暮就和某人大吵一架。
  记不得是因为什么,大概是她说他新年都不让她好好过,还让她刷题写卷子,他说她太不在乎自己,再说十五都要过了,反正到了最后,是榆暮生气,把自己锁进别的屋,赌气说不回去了。
  那时候天太冷,找的屋子又没有暖气,榆暮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后悔了。
  可是已经赌了气,又不好意思再出去。
  屋里凉得厉害。
  榆暮用力吸了吸鼻子,委屈哭完之后,妆要花了。
  她怕被人看到这个样子,再不想出现在灯火通明的正厅——哪怕是以闹了别扭的小辈身份,她也不要。
  就在榆暮缩着肩膀,想怎么体面地离开时,门开了。
  ——是邵纪洲。
  那年他十九岁,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毛呢大衣,围巾松松垮垮地绕着脖子,满身冷意。
  刚从机场赶回来。
  “你在这儿?”他笑着问,声音带着一点少年人的低哑。
  抽抽搭搭的小姑娘本能地想别过脸去:“……我我”
  “我妈说你突然不见了,怕你掉沟里去。”邵纪洲走过来,蹲下身看着榆暮,眉眼是笑的,“一小孩为什么生气?”
  榆暮一听“掉沟里”叁个字,止住哭音,辩驳道:“我才不会。”
  “走吧。”
  “不不要。”
  “真不走?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邵纪洲把蹲着的榆暮抱了起来。
  榆暮“啊”了一声,反应过来时,脑袋正抵在他肩膀上,脸贴着邵纪洲外套冰凉的呢料,一点点从冷到羞。
  “干嘛呀!”她手脚乱蹬,慌乱又带着哭腔。
  “救人。”邵纪洲走得稳稳的,顺手给她套上围巾,“我可不想让小孩冻成冰团子。”
  榆暮吸了吸鼻子,安静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“变沉了。”少年边走边说,“你最近是不是最近长肉了?”
  榆暮缩着脑袋没理他。
  他上次抱她。
  是她十岁好不好。
  一路从后门绕出去,那会儿刚是晚饭点,屋里正热闹着,院内空荡,出了胡同口,停在路边的黑色轿车车灯亮起。
  邵纪洲把榆暮放下,对等着的司机说:“送她回去。”
  “哥哥你呢?”榆暮小声问,鼻音浓厚。
  “我不回去了。”邵纪洲说,“在外边待一会儿,透口气。”
  司机把车门打开,请榆暮上去。
  榆暮没动。
  邵纪洲瞥了她一眼,声音仍旧是带笑的那种温柔:“不想回去?”
  榆暮抬起头,小声地:“不想。”
  *
  两人就这么一起坐上车。
  车子一路驶过长安街,车窗上结了薄雾,榆暮低头看自己的手。
  指甲上有点亮片,是她自己贴的。
  现在全花了,沾着一小块不知名斑渍。
  榆暮悄悄扣下来,手心湿热。
  邵纪洲坐在她身边,一言不发。
  窗外的街景不断往后退,他也没看,闭着眼靠着车窗。
  直到车驶过东便门,远处有人放烟花,噼啪炸开。
  红色、银色、金色,一道接着一道,照亮整个冬夜。
  火光在车窗玻璃上跳动着,倒映进榆暮眼里。
  榆暮下意识侧头看邵纪洲。
  他也在看窗外,笑意很淡了。
  这会儿,榆暮觉得,他跟他弟弟太像了。
  “哥哥,你是不是……不高兴啊?”榆暮轻声问。
  邵纪洲回过头来,嘴角那抹笑依旧在。
  只是这次,榆暮看出来了,那笑真的是面子上的。
  “嗯。”
  “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。”
  “那你刚才……”榆暮语塞。
  “你不是正好也不高兴?”邵纪洲说,“刚好,顺便把你带走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“吵架了?”邵纪洲问闷闷不乐的小姑娘。
  榆暮轻轻眨了下眼。
  她以为自己掩饰得挺好,
  “……他今天特别过分。”榆暮低声愤愤道。
  “嗯,他一向那样。”邵纪洲声音温柔,却没多替弟弟开脱,只道,“小孩儿不懂事,过几天就好了。”
  这句哄不好榆暮。
  “别理他了。”
  这句行。
  榆暮的眼眶突然有点热。
  她转过头,赌气似的,“那你理我啊。”
  话一出口,榆暮自己也觉得有点幼稚。
  她原以为邵纪洲会笑话她。
  悄悄侧了个头回去,榆暮看见邵纪洲闭着眼笑,“我不是在这儿么。”
  “还顺路带你兜风,陪你吹冷风,看烟花。”
  邵纪洲说得特别像在开玩笑,可哪一句都温温柔柔地贴着榆暮心窝。
  榆暮悄悄把头转回去,鼻子感觉一阵酸,眼睛落在玻璃上的烟花反光上,红一阵金一阵,模糊得厉害。
  两人再没说过话。
  车就这么一直绕着转,绕着长安街,绕着中轴线。
  北京城的灯光一盏盏向后退,如同潮水一样退入夜色里。
  ……
  榆暮不记得那天晚上到底是几点回的家。
  只记得邵纪洲让司机送她回去的时候,应该是天已经快亮的点了。
  街上积雪越来越厚,远处天边浮起一点青白色。
  榆暮靠着车窗睡着了,再醒来时,窗外就是熟悉的别墅。
  身上的围巾被迭好,压在腿上,司机替她盖上的。
  榆暮问:“哥哥呢?”
  司机说:“刚刚走了。”
  “去哪儿?”
  司机说:“机场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这是榆暮有关邵纪洲的全部记忆。
  在那之后的几年里,榆暮没再见过对方
  也有可能是因为她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