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远想了想,点头表示赞同。
中午。
江远趴着睡了半个钟头,再起来,打开早晨小王建议的故意伤害案的指纹,放成大图,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嫌犯留下了四个连续指纹,清晰度和完整度各有不同,选择哪个指纹主攻,是首先需要考虑的。
若是按照完整度来看,小拇指的完整度应该是最高的,但它得不到匹配的概率也是最高的。因为指纹采样采到小指的概率是最低的,许多地方办理暂住证之类的,都是采大拇指或食指,指纹打卡等等也都是如此。
而相对来说,食指的完整度则是嫌犯所留的四个指纹中最低的,而且,外延的很宽,变形也是最严重的。
江远略作沉吟,将食指的图像放大,开始研究起来。
小拇指的指纹的标记难度相对较低,当然,因为是从圆柱体上分段拍摄出来的图像,以老严和小王的水平可能还是做不出来,但前些年既然参加过指纹会战,那它应该还是能被正确标记的。
所以,小拇指无法比中的主要原因,更可能是指纹库中没有匹配。而这种情况,是不可能用技术弥补的。
而最有可能因为技术本身,而未曾匹配的指纹,反而是食指的指纹。
这块指纹,变形的非常严重,可以想象得到,嫌疑人当初拿着它打人的时候,手的握力一定非常大,以至于手指的指纹乳突有的挤在一起,有的撇开许多,就好像一座盘山公路,被巨人一脚踩趴成了平面。
江远还是打开photoshop,试着用photoshop-cs5做“编辑-变换”。
这个步骤,就好像要将盘山公路在平面上,恢复到原有的间距和尺寸。
江远先是将左右向中心微调了5%,感觉不够,又调整到10%,然后20%,接着再微调回来一点……
这些操作,都是没什么具体的模板的,要说有什么参考的话,普通人的指纹的基准纹线的间距是0.52毫米,但这个参考值,老实说,能够指导的范围实在有限,尤其是以 1%为单位的微调时,一个代表平均值的数字,意义实在不大。
另一方面,因为指纹是分段拍摄的,且现勘民警的技术,也并不是很强的样子,所以,不同的照片的拍摄角度似乎也有问题,平时倒是无所谓,现在一点点调整的时候,就显的同步性不够。
种种因素相交,让江远多次尝试,都没有比中。
快下班的时候,小王又跑了过来,神秘兮兮的到江远身边,低声道:“我查了一下,这个案子参加过3次的指纹会战,都没有结果。”
“省里的?”江远停了一下鼠标。
“第一次是省立的,后面两次是市里的。”小王顿了一下,又笑道:“第一次还是马蹄镜时代,也没有自动指纹系统。第二次开始就有了,结果一样。”
马蹄镜是一种手持的放大镜,主体部分类似显微镜头,需要眼睛贴着目镜的一端去看。传统上一直用于指纹匹配,文件检查乃至于物证查找等等,还可以搭配相机拍照和提取指纹。在自动化的指纹识别技术出现以前,马蹄镜就是痕检手里最有力的武器。
小王所谓的马蹄镜时代,指的就是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普及以前了,那时候的指纹会战中,指纹专家们就不再是坐在电脑前的毛发稀少的灵长类动物了,而是一手持马蹄镜一手拿指纹片的毛发稀少的灵长类动物。
而指纹的匹配,凭借的也多是丰富的经验和记忆力。
江远听着小王的话,微微点头。从他的理解,眼下这个案件,就属于得到了相对重视,但没有得到顶级重视的案件。而重伤害的案件到这个程度,又是十几年的积案,得到这个程度的刑侦资源,基本也就到头了。
“我跑一遍。”江远将刚刚调整好的指纹,又编辑了一遍特征点,然后丢给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去跑。
很快,屏幕右侧就列出了一排候选指纹。
江远和小王一起将列出的20个候选指纹,从上往下的看了一遍,毫不意外的只收获了失望。
“这种是碰运气了,估计就算比中了,也不在前面。”小王的技术能力一般,但眼光倒是有一些。
江远赞成的道:“确实,调整的幅度这么大,系统给出的这个顺序,参考意义不大了,排名50的指纹,也有可能是嫌疑人的指纹……”
“不行就算了吧,我回头再找找别的案子。”小王叹了口气,说着就往回走。
江远手握着鼠标,往右边移动了一些,想了想,直接将候选检视名单的指纹数量,设成了150。
如此一来,系统每次给出的匹配指纹的数量,将是原来的七倍多,而越靠名单后部的指纹,比中的概率也越低。
江远原本就不着急,做出了决定,就安心的看起了指纹。
一会儿,视野里就出现了半透明的系统提示——
任务:比中刘宇伤害案,协助侦破案件。
任务内容:受害人需要得到抚慰,加害人需要得到惩治,双方都需要心灵的平静。帮助他们。
江远不禁一乐,他原本就准备将这个故意伤害案死磕下去的,这会儿有了系统加成,更是沉得住气了。
第13章 吃席
“排除。”
“排除……”
江远时不时的操作鼠标点一点,将看过的指纹从列表中剔除出去。如此一来,下一波匹配的时候,软件给出的指纹就不至于重复了。
尽管如此,指纹匹配的繁复依旧没有变化。
江远每次重新标记特征点,就要重看150个指纹,平均30秒看一个,一组看下来就要一个小时了。
这也是指纹的复杂造成的。要是毫不相干的指纹,一眼撇过去就能翻页了,但电脑给匹配的指纹,相似度相对较高,想要排除就得费点眼力了。
然而,指纹匹配的活计就是这样,尤其是疑难指纹,总是在“我特征点标对了吗”,“指纹库里有这个指纹吗”之间徘徊。
江远也不例外,第四次微调指纹的时候,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。
“应该调一个大的。”江远不自觉的迸出这个想法。
原本,他是在20%的范围内进行微调,但是,随着排除的指纹越来越多,到第三次150个指纹的时候,系统给匹配的指纹,已经非常夸张了,许多指纹用人眼去看,已是完全没关联的样子了——两次变形后的指纹,也不能指望系统有多准确的排序了,否则,江远也用不着排到150个指纹。
但在此时,江远却是想到了其他的同行们。
他们肯定也懂得微调的,而且,要论耐心,做指纹岗的民警都不弱,看几个小时的指纹算什么,指纹会战的时候,参与的民警都要看15到20天的指纹,厉害的专家能看十几万枚,针对一个案子看几千个指纹的实属正常。
江远手指微动,缓缓将嫌疑人的指纹,向中间缩进30%。
这个数字,肯定是夸张了,正常的变形是变不到这个程度的,但是,考虑到150枚候选指纹,后半部分的比中概率已经低到了一定程度,江远决定选择一个正常指纹专家都不会选择的比例。
当然,30%也不是随手划出的,江远依旧是参考着中间较稳定的区域,做出的编辑。
迅速的标记了新的特征点以后,江远再点一次确定,略做等待,就看到了重新刷出的候选检视名单。
依旧是从上往下看,不出所料,排在前面的指纹的相似度都极其不足。
江远飞快的点着“排除”往下刷。他因为看的次数多了,嫌疑人的指纹已是牢牢的记在了脑子里,只看右侧匹配的指纹,即可做出判断。
如果说,证明比中是需要多方考虑的,证明排除就相对简单了,只要有明显的异同点,那就可以点排除了。
这一次,江远只用了二十分钟,就刷到了第90个指纹。
在习惯性的点出右键的当口,江远停顿了下来。
第91枚指纹,中上部分,给了江远似曾相识之感。
江远稍微坐直了一点,更仔细的核对起来。
两个指纹之间的差异度,可以很大,也可以很小。落在指纹鉴定中,要认定同一,首先要有8个或8个以上的特征点相同,其次,要没有异同点,或者,异同点能够得到解释。
就江远现在做的指纹来说,认定同一的两个标准,都是非常难以达成的,但要是算上指纹修正的部分,凑足八个——终归还是实现了。
江远麻利的将做好的图片上传,写上认定同一的鉴定说明,再点了确定,接着长舒一口气。
竟然真的比中了。
而且是在一组候选指纹的91位比中,这种低概率的成功,反而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。
江远靠着椅背,抱起杯子,咕嘟咕嘟的喝了满杯水,心里爽的像是三九天喝了整瓶的冰镇啤酒,脑门儿还嗖嗖的抽筋,妥妥的用脑过度的状态。
“有成果?”吴军从办公室对面看过来,瞅着江远的样子,就有所猜测。
江远得意的笑两声,再谦虚的道:“刚上传上去,还要等专家验证。”
“那就有不小的概率了。”吴军是真的颇为意外,定定神再看江远,道:“其实,这个案子算是咱们县自己的,你比中了人,直接报告给黄队长就行了,不用再经过专家验证。”
“核验一下,比较放心,指纹变形的比较严重。”江远顿了顿,笑道:“也不急这一天。”
“说的也是。”吴军说着感慨一声:“你这次要是比中了,等于直接破了一桩重伤害的积案了。”
江远乖巧的笑两声。
故意伤害案的成色固然不能与命案相提并论,但也是刑法八大重案中的一种了,加上积案的成分,任何民警破获一起这样的案子,至少在几个月里,都得是刑警队里最靓的仔。
吴军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法医,依靠着经验丰富和全县唯一的标签,也曾有过高光时刻,可看着此时的江远,还是不由的升起羡慕感——自己年轻的时候要是能有这种级别的技术,还能长这么高,不得娶个不骂人不打人不要工资卡且做饭好吃愿意打扫卫生的老婆?
“回家吧。”吴军看看时间,意兴阑珊的起身。
此时已是晚间六点半,正常的下班时间已过,但刑科中队的楼层里,各个办公室里的民警依旧是默默工作的样子。
从法医办公室里出来的两个人互相看看,蹑手蹑脚的把门给锁了。
“没尸体,就只能下班了。今天得回去洗衣服。”吴法医轻盈的迈步,小声的说话。
江远点点头,道:“我回去吃席。”
“嘘。”吴军拉着江远下了楼梯,才情绪放松的聊天道:“吃什么席?”
“十七叔的席。”江远回看一眼吴军,邀请道:“你要不要去?”
“我去什么……是你十七叔……”
“是您切的。”
“那也……”吴军语塞,半晌道:“我做了半辈子法医,这还是第一次被客户邀请。”
“去吗?”
吴军无奈摇头,掏着兜道:“帮我随个份子吧,就随一包……半包烟吧。点给他得了。”
江远将吴军给的半包玉溪收了,摆摆手,自去停车点,骑着电动车回家。
第14章 拍照莫伸手
江村小区。
未到门口,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已传入耳中。
宁台县是个小县,虽然骑着电动车就能从市中心到四宁山脚下,但只要过了台河就算是农村,城市禁令皆已无用。
小区路口的宣传标语还是“秸秆还田,土地增肥”,左近的绿地也有许多被辟成了菜地,用比较人性化的角度来说,大家依旧在尽可能的想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模式。
在拆迁最初的几年时间里,还有老爷子开着儿子新买的兰德酷路泽去种地,回来以后大骂日本车就是不行的。最近几年,土地被占去的更多了,大家的心态也渐渐平和,买车也从兰德酷路泽到卡宴再到欧陆,渐渐地融入了大众。
“远子回来了。”小区口的小卖铺外面,拢着十几个聊天的闲人,这些是连麻将都懒得打的村民,远远的看见了江远,就大声问:“你们今天剖的谁?哪里死人了?”